回上頁

現代文明病 - 脂肪肝
文:大甲順安醫院 肝膽腸胃科 王仁助醫師 2009-08-20。
飲食控制及運動是治療脂肪肝的不二法門

 脂肪肝(Fatty Liver)指的是脂肪在肝臟過度的堆積,雖然人的肝臟本來就會囤積些許脂肪,不過如果脂肪的重量占了肝臟的 5%~10%,就會形成脂肪肝。然而一旦堆積了過多脂肪,就會阻礙肝臟的解毒的功能,導致毒素累積在體內。通常肝臟細胞老化、受損的話,肝臟能夠自我修復、生成新的肝臟細胞,脂肪肝若肝功能不正常,則有可能會合併有纖維化,如果肝臟持續受損,可能就會留下永久的損傷,最後導致肝硬化 (Cirrhosis)。

 台灣人脂肪肝的盛行率約26-34%,可說是國內最盛行的肝病,脂肪肝的常見的原因包括肥胖、酗酒、糖尿病、血脂肪過高或急慢性肝炎等。脂肪肝通常不會顯現出特定症狀,可能只會讓人覺得疲憊,或是隱約覺得腹痛。有脂肪肝的人肝臟可能會微微腫大,只要透過物理治療師就能發覺。如果脂肪過多,可能導致肝臟發炎,而肝炎患者會食慾不振、體重減輕,並且感覺異常疼痛、虛弱及意識模糊。

 脂肪肝是可逆性的病變,治療重點為調整飲食與減重:限制動物性油脂,少食高糖食物,例如:高糖飲料、巧克力、蛋糕等,必要時給予降血脂藥物等。最重要的是忌酒及煙,因為酒精本身會引起肝損害,而煙草中的尼古丁,對肺及肝臟有明顯毒性。

 脂肪肝雖然不是什麼大問題,但是也有可能是其他疾病的徵兆,如果掉以輕心,反而會「辜負」了您的身體向您發出的這個溫柔警訊,而錯失了及早治療的先機。

什麼時候應該去看醫師?

 如果您有任何上面列舉的徵兆或症狀,或其他任何問題,請諮詢您的醫師。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不同,最好的方法是,請您與您的醫師詳細溝通、討論,以了解您個人的健康狀況。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