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頁面上的內容需要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取得 Adobe Flash Player

 
 
 
 
   認識腸病毒2010-07-08
李傑雄醫師
猶記三年前腸病毒全台大流行,重症個案死亡率節節上升和病情急速惡化的程度是歷年來難得一見,故引起衛生署和國人極度恐慌,腸病毒有如瘟疫一般,大家唯恐避之而不及,幸好在衛生單位大力宣導及醫界努力之下,疫情才逐漸趨緩,由於時序已入夏,值此流行高峰期,故對腸病毒作一番粗淺介紹:
一、腸病毒的種類和特性
  腸病毒是RNA病毒,單股,屬於微小病毒科病毒,大小介於24和30nm之間,在室溫下可存活數天,但可被高溫、紫外線、漂白劑殺死,腸病毒共有67型,依序為小兒麻痺病毒3種、伊柯病毒31種、克沙奇病毒A族共23種、B族共6種及腸病毒4型。
二、腸病毒傳染途徑
  腸病毒流行於3~11月,夏季和初春是高峰期,多發生於十歲以下的小孩,尤其是三歲以下特別容易受到感染,腸病毒可經由呼吸道的飛沫傳染,有效範圍大約距離病患1~2公尺以內,也可經由腸胃道的排泄物發生糞口傳染,一般而言在發病後的一週內傳染力最高,腸病毒可持續存在於病人的口鼻分泌物三至四週,而糞便則可達六至八週之久,腸病毒的潛伏期大約是四至六天,人類是唯一宿主。
三、學校在腸病毒防治應加強重點
1.注意環境通風及清潔。
2.注意餐飲衛生。
3.加強洗手衛生教育。
4.提供足夠洗手設備及擦手紙。
5.注意活動作息之衛生規範。
6.注意病童處理及通報。
四、醫護人員應注意事項
1.注意處理病患的分泌物或排泄物。
2.產科病房和新生兒病房有疑似病患,必須予以隔離避免接觸其他病患。
3.由於病程變化快,容易引起醫療糾紛,第一線醫師解釋時應特別小心。
4.留意就醫病患的重症徵候。
五、腸病毒的治療
  目前並沒有安全、有效抑制腸病毒感染的藥物,支持性治療主要是避免幼童因口腔潰瘍,飲水量減少而導致脫水,冰冷飲料均可給予病童以防脫水,若有需要則給予靜脈點滴補充體液,其他症狀治療主要是退燒藥。免疫球蛋白是由眾多個體血清中提煉出來,理論上應含有部分腸病毒的中和性抗體,所以對於高危險群的病童及實施打免疫球蛋白應有部分助益,類固醇制劑一般不建議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