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信箱 | 員工專區 | 外網連結
   

這個頁面上的內容需要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取得 Adobe Flash Player

 
 
 
衛教天地>>藥物資訊>重大天然災害後的省思與防疫
 

重大天然災害後的省思與防疫

文:藥劑科 吳錦生博士

中度颱風莫拉克雨量驚人,有些鄉鎮地區甚至超過2000毫米,等於是平常一年的降雨量!所造成的「八八水災」災害非常嚴重,甚至可能超過50年前的「八七水災」!許多山區房舍遭到洪水沖走及土石流淹沒,甲仙鄉小林村甚至慘遭滅村,打開電視媒體映入眼簾的盡是災民痛失至親、流離失所的悲慟情景!
綜觀此次「八八水災」的原因,個人認為可能與10年前的「九二一地震」及國人長期肆無忌憚地在山坡地濫墾濫伐的過度開發有關,大地震已經使得台灣山林及河床的土質開始鬆動,加上濫墾濫伐把水土保持最重要的樹木植被破壞。莫拉克颱風的超大豪雨似乎已超出政府及民眾的預期,就像一匹脫韁的野馬把山林及河床鬆動的土石順勢沖刷下來,造成嚴重的走山及土石流,瞬間淹沒村莊,多數死亡及失蹤者根本來不及反應就被活埋;而爆發的山洪和有如排山倒海般的土石流沖毀道路、堤防及橋樑,使得倖存者無法逃出災區,政府救災相關單位也無法立即進行地面救援,只能等待雨勢變小、天候轉情,才能派出直昇機進行空中救援工作,因此招致民眾抱怨救災緩慢!
往者已矣,來者可追,目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做好災民安置與災區重建,淤積的河道、潰決的堤防、沖毀的橋樑、坍塌的道路更要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疏浚與修復,讓民眾有一條安全回家的路可走!而政府官員的究責或下台對災民來說,似乎並無實質意義!災民安置過程中,政府除應給予災害補償慰問金及急難救助金外,也應該提供災民完整的身心健康照護、學生正常的教育學習、成人適當的就業輔導。而災民完整的健康照護中宜特別重視災區及災民收容中心的消毒與防疫工作,尤其是登革熱、H1N1新型流感、腸病毒等傳染性疾病。
登革熱是夏季常見的病毒性急性傳染病。傳播媒介是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尤其住家淹水過後,排水溝淤塞未及時疏通或是有積水的容器未清理都很容易滋生病媒蚊,而遭病媒蚊叮咬而感染。典型登革熱的症狀有發燒 (39 ℃-40 ℃) 或惡寒、皮膚出疹,併有四肢酸痛、肌肉痛、額頭痛及後眼窩痛等。
H1N1新型流感屬於A型流感病毒,經病毒變異現已成了可以人傳人的流感,臺灣已有多起群聚病例產生,甚至出現死亡的重症病例。傳染途徑 (主要以飛沫及接觸感染) 及症狀 (發燒、咳嗽、喉嚨痛、肌肉酸痛、頭痛、極度倦怠感等) 均與季節性流感類似。且症狀出現前1天到發病後7天均具傳染性。勤洗手是預防新型流感最重要的手段,而注射疫苗、減少出入公共場所或戴口罩也是預防重點。可惜新型流感疫苗目前還正在加速生產中,最快年底前才能上市施打。
腸病毒則是由一群主要生長於腸道的RNA 病毒 (目前共有66型) 所引起的感染,而在台灣肆虐,造成感染併發重症死亡的主要是腸病毒71型,致死的主因是病毒侵犯腦幹引起腦炎。危險族群為3歲以下幼童,危險期間3天之內,危險症狀主要有3種,昏睡、持續嘔吐和肌躍型抽搐。腸病毒的生存力、繁殖力強,不怕室溫,不怕胃酸,不怕酒精、乙醛等消毒物品。主要傳染途徑有飛沫感染、糞口傳染及接觸傳染。預防腸病毒最重要的是徹底洗手,濕、搓、沖、捧、擦,尤其是「搓」的步驟,要確實施行。並謹記腸病毒的333《3歲以下、3天之內、3個危險症狀》。根據台灣地區歷年腸病毒疫情統計流行曲線分布,主要在4-6月及9-10月。隨著氣溫升高,腸病毒將更為活躍,後果令人擔憂。
由於全球受到「溫室效應」的影響,氣候暖化及異常現象越來越嚴重,未來台灣超大豪雨的機會可能越來越多,加上歷經「九二一地震」的搖晃及「八八水災」的肆虐,山林、河床的土質已崩塌,河道淤積、改道,台灣的山林、土地已經無法再承受任何天災的摧殘,所以,全國民眾應記取這次的教訓,珍惜自然環境,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杜絕濫墾濫伐的行為,否則,更嚴重的災難將隨時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