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信箱 | 員工專區 | 外網連結
   

這個頁面上的內容需要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取得 Adobe Flash Player

 
 
 
衛教天地>>藥物資訊>慢性病患冬天日常生活的保健之道
 

慢性病患冬天日常生活的保健之道

文:藥劑科 吳錦生博士

由於全球正因溫室效應 (Greenhouse effect) 的影響,平均氣溫逐年升高,民眾對寒冷氣候的相對適應性也逐年降低。故目前在台灣最夯的社會新聞,除了H1N1新型流感相關訊息外,就屬強烈冷氣團過境的寒流來襲。
其實對人體來說,氣溫急速下降是一種外來的壓力 (Extrinsic stress),人體內某些激素 (如腎上腺素、甲狀腺素、腎上腺皮質素等) 的分泌會增多,從而使血液之動力學發生改變,使心臟血管的收縮狀態改變,增加心臟負荷,導致心肌缺氧,引發心肌梗塞,嚴重者會造成猝死。而罹患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更常因而陷入腦中風的危機。
另外,壓力對身體而言也是一種不良的刺激反應,氣溫急速下降會降低人體的免疫力及改變自主神經系統的平衡,因此氣喘、上消化道出血 (如胃出血)、感染 (如流感病毒及在嬰幼兒常見的輪狀病毒感染等)、過敏 (如過敏性鼻炎等) 及皮膚 (如搔癢症、冬季癢等) 等疾病也會接踵而來地發生。所以,冬天寒流來襲,氣溫驟降時,應特別注意保暖,隨時增添衣服,並避免深夜或大清早出門運動;若一定要出門,務必要做好保暖措施。以下則為慢性病患者冬天日常生活的保健之道:
1. 要適度的運動: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加腸道蠕動及免疫力,也可以降低血中脂肪,消耗多餘的熱量,有益身體健康,但運動一定要持之以恆。但如遇寒流,或氣溫變化大時,要特別注意身體的保暖,除非必要,儘量不要出門運動,在家做和緩的運動即可。
2. 養成排便習慣:運動可以增加腸道蠕動,平時多吃含膳食纖維的蔬菜水果,亦可促進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如果真的不容易解便,則應尋求醫療協助,切勿用力解便,因為在用力的剎那間,常引發血壓驟然升高,有可能當場發生腦出血的悲劇。
3. 沐浴水溫適中:以36℃至40℃之間最適宜,過冷或過熱的水突然間會使血管收縮,導致血壓上升,增加心臟的負荷,升高心肌梗塞、腦中風的危險。另外,溫度過高也會把皮脂過度洗去,使皮膚失去保護層,很容易引發冬季癢。而社會上流行的三溫暖,慢性病患者更不可貿然嚐試,因在一冷一熱間,對於心臟血管的刺激是相當大而危險的。
4. 保持心情平和:不要過於緊張、焦慮,切勿過勞、操心、憤怒。平日活動、工作盡心盡力即可,過於急躁,終日憂心,對健康損害確實很大。最好別抽菸、嚼檳榔、吃麻辣鍋或薑母鴨等,喝酒更應節制,否則對身體增加更多外來的壓力,悲劇難免就從此發生了。
5. 持續服用藥物:慢性病患者一定要養成持續服用藥物及定期追蹤的習慣,切不可有遇寒流而不願出門看病領藥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