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信箱 | 員工專區 | 外網連結
   

這個頁面上的內容需要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取得 Adobe Flash Player

 
 
 
衛教天地>藥物資訊>認識碘片
 
認識碘片    藥劑科 吳錦生博士   
    日本在3月11日發生芮氏規模9級的大地震,並引起海嘯,使得福島核電廠在地震後爆炸,引發輻射外洩的影響,許多人擔心輻射塵會隨氣流飄到臺灣。儘管主管機關表示,目前並無必要服用碘片,許多民眾仍想要搶購碘片,以預防或減輕輻射的傷害,導致碘化鉀突然聲名大噪。碘是一種微量元素,主要存在於海帶、海苔、龍蝦、貝類、綠色蔬菜、蛋類、乳類、穀類中。碘無法長久儲存於身體中,故每天需攝取少量的碘。每天的建議攝取量為0~7歲約90μg;7~12歲約120μg;12歲以上約150μg,懷孕及哺乳婦女不僅需要滿足自己的身體需要,還要滿足胎兒發育所需,如缺乏碘,易造成胎兒生長緩慢、智力異常,故所需攝取量較一般成人高約200μg。目前食用鹽均有加碘,就是為了預防民眾產生碘缺乏症。碘片是碘化鉀的通稱,含量為130mg,穩定碘含量100mg。屬於管制性指示用藥,平常根本用不到,各醫療院所或藥局並未列入常備藥品,故無法自行購得。只在核電廠輻射外洩時,由政府特殊職權機關統一發放。目前國內碘片存量足供核電廠方圓5km內民眾使用,且只有當輻射量達100毫西弗時,才可服用。人體吸收碘可從甲狀腺及血液吸收(20/1),亦即從甲狀腺吸收為主要途徑。甲狀腺吸收的碘用來生合成甲狀腺素。
    一旦有輻射外洩,必然就會有放射性碘131的出現(131I之半衰期8天),接觸,並進入人體後,放射性物質首先對骨髓有抑制作用,會造成急性白血球及淋巴球缺乏症,降低人體免疫力。放射性碘主要衰變為氙131(131Xe),並釋放出0.6meV的β粒子及0.3meV的γ-射線。β粒子會破壞甲狀腺濾胞,γ-射線也會傷害身體其他組織器官。由於甲狀腺為人體主要吸收碘的途徑,如在遭受輻射之前或之後不久,服用碘片可使甲狀腺裡的碘達到飽和狀態,減少甲狀腺對放射性碘的吸收,從而減輕骨髓抑制及甲狀腺傷害等風險。碘片可阻止游離碘進入甲狀腺,只要足夠量就可阻止放射性碘進入甲狀腺,服用30分鐘後,就可發生阻擋功能。放射性碘從由環境中吸收到甲狀腺約需10-12小時,故在接觸後3-4小時服用,即可阻擋50%以上的放射性碘進入甲狀腺內。
    碘片並非輻射解毒劑,不能防禦外部輻射,也不能防禦放射性碘以外的放射性物質,如銫134(134Cs)及銫137(137Cs)的傷害,另外,有些人服用會引起過敏反應,腎臟功能不全者服用可使腎臟功能惡化,孕婦服用會損害胎兒的甲狀腺功能等,亦即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服用。
因此服用碘片必須在醫藥專業人員明確的指導下進行,千萬不可自作聰明擅自服用,否則可能導致甲狀腺功能異常,還可能造成心臟無力、心律不整,甚至於心臟衰竭的傷害。